詹姆斯·R·路易斯
2019年9月24日,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舉辦外籍專家入職儀式,竇賢康校長親自給路易斯頒發聘書。儀式結束以后,路易斯對竇賢康校長的講話有些感慨,說竇校長是一個真正尊重人才、重視人才的校長。在哲學學院里,與路易斯同時在崗的外籍專家有11位,路易斯非常享受這種國際化的教學和研究氛圍。熟悉路易斯的哲學學院師生都很喜歡這位白胡子老人,經常被他的直率、幽默所感染。2022年10月初,學院接到路易斯女兒妮可的消息,得知路易斯在經歷了一次摔倒和之后的顱腦損傷后,于10月4日離世。驟聞噩耗,哲學學院師生無不感到震驚、沉痛。
詹姆斯·R·路易斯(James R. Lewis,1949-2022)是國際著名的宗教學家、新興宗教運動及另類宗教研究的權威學者,入職武漢大學之前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挪威特羅姆斯大學擔任教授。路易斯有過與其研究領域密切相關的“三次背叛”的經歷。第一次發生在路易斯的青年時期。他曾經是“健康、快樂、神圣基金會”(一個新興宗教組織)的成員。但是后來他的幻想破滅,離開這個組織后,他公開了那段時間在該組織中的經歷和所遭受的批評。第二次發生在他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山達基教。很長一段時間,路易斯的研究興趣都集中在山達基教上,以至于他被批評者定義為該組織的盟友。后來,路易斯對山達基教不喜歡的話題(如自由區、創世神話等)進行了不留情面的報道,動搖了被定義為“盟友”關系的評價。第三次則與中國的邪教組織“法輪功”有關。路易斯曾是“法輪功”支持者,但是,“法輪功”組織對他和一名澳大利亞學者進行無休止的郵件騷擾,改變了他的看法。通過對“法輪功”教義與李洪志及其成員言行的對照研究,他得出結論:“法輪功”壓制異議的做法與李洪志神秘的“業力論”息息相關,其教義還鼓動練習者去主動尋求受迫害和殉教[1],且“法輪功”有著黑暗的、不為人知的、壓制異議的粗暴手段[2]。路易斯因為此項研究而受到了多次攻擊,并被“法輪功”組織定義為帶有偏見的批評者。其實,所謂“三次背叛”正是源于路易斯對人類良知、科學方法和學術自由的堅守。路易斯總是耐心規勸攻擊他的人,與其“靠大嗓門來粗暴干涉他人”,不如對他的實質性研究進行有效回應。路易斯對山達基教、“法輪功”的無情揭露為他的學術方法、公正性和獨立性提供了可信度,也證明他對不同的被研究對象在學術上有著同等客觀的態度、一致的道德標準。
人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么經歷了“兩次背叛”的路易斯,還會在“第三次背叛”前成為“法輪功”邪教的支持者?路易斯非常坦率地分析了他的經歷:1999年,“法輪功”占據了西方媒體頭版頭條,當時研究“法輪功”的學術文獻少之又少,能夠見到的報道都是一邊倒地批判中國政府。鑒于這種學術研究欠缺的情況,路易斯讓“法輪功”練習者在他的課堂上暢所欲言。他后來回憶道:“現在我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至少是被誤導了。我幫了學生的倒忙,讓他們只聽到了一面之辭?!盵3]我們不難發現,中西之間的意識形態與文化差異構成了路易斯形成對“法輪功”客觀認知的最大障礙。
中西方學者對“新興宗教”、“邪教”等術語的理解與認知存在明顯的文化差異。在中國文化傳統和現實的語境中,“邪教”不是一個神學概念,而是一個世俗、道德和法律層面的否定性術語,其非法性、危險性和破壞性是不言自明和沒有爭議的。但是,在西方文化傳統的話語體系中,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可以直接對應的語詞來翻譯漢語語境中的“邪教”。通常在中英互譯用來翻譯“邪教”的“cult”、“sect”等詞,在西方語境中卻具有強烈的神學意涵,通常用來指代宗教中的新興教派,并不必然包含漢語“邪教”一詞所表達的對個人和社會層面的危險性、破壞性等含義。正是這種文化差異使西方學者在對“法輪功”邪教的最初認知中一度產生較大偏差。路易斯回想自己最初的立場,他感到,當時他將自己框入了“西方人權”標準中,自以為正義凜然,還為“法輪功”人員提供了一個論壇。當時,路易斯甚至還抱怨中國學者和宣傳部門,認為他們沒有恰當地使用世俗的措辭將“法輪功”定性為“危險的”,而話語過于集中在將其斥為“邪惡的”和“異端的”,在英語中,這兩個形容詞均具有過于強烈的宗教含義,在對那些定性為危險的組織進行世俗分析時,基本被排除使用。因此,路易斯認為中國學者對“法輪功”的批評過于高調,有時還缺乏技巧,因此容易受到西方學者的排斥。
令人欣慰的是,意識形態和文化差異并不會成為長久阻隔中西學者達成共識的鴻溝。雖然“法輪功”等邪教善于利用和放大中西文化差異的負面效應,但是,存在會自身澄明與顯現,只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去追溯本源,就可以通過看、聽、說等多種途徑達到“視域融合”,這種“視域融合”不是絕對的完全相同,而是基于人類良知,包含各種異質性因素的融合,是一種回到問題本身的“和而不同”。
在走向對“法輪功”邪教認知的“視域融合”過程中,路易斯反思了中西學者之間的三重理解錯位:中國學者強調“法輪功”的邪教本質,西方學者習慣將“法輪功”問題歸入人權范疇,而中西學者共同忽視了“法輪功”逼迫學員走在通向圓滿的“宇宙大戰”途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西文化上的這種理解差異成為“法輪功”走向極端的另一催化劑,西方學者初期對“法輪功”的支持很快收到了“回旋鏢”效應。2015年3月,一名“法輪功”練習者開始對路易斯的澳大利亞同事進行長時間的郵件騷擾。這名練習者認為該學者在描述中國政府與“法輪功”的沖突時,過于批判“法輪功”,要求這位學者撤下文章,威脅要搞臭她、她所在的大學以及登載該文的雜志,并稱如果這位學者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還會提起法律訴訟?!胺ㄝ喒Α睂W術自由和出版的攻擊引起了路易斯的警覺,作為一名杰出的新興宗教研究學者,路易斯在參與回應的過程中覺察到一種似曾相識的現象,除了與中國政府相關的網站(許多外國媒體排斥這類網站),很難在別的地方找到“法輪功”的“陰暗面”。多年的新興宗教研究經歷使路易斯敏銳地發現,“法輪功”近期對學術出版的攻擊,只是他們一直以來致力于試圖消除外界不同聲音的一部分,只要有人對他們稍有異議、提出質疑,或是似乎和中國政府的觀點類似,他們就認定這些報道和報道者是錯的,必須住嘴。于是,路易斯開始認真對待“法輪功”鼓勵“殉教”的形而上學理論(即“迫害”是能量交換的神秘理論),并研究這個類巫術的思維模式與“法輪功”對異議的壓制行為的內在關聯。
在國際新興宗教研究者中,相當一部分學者對邪教壓制異議的行為心知肚明,但一般都選擇明哲保身的做法,小心避開。少數學者因為偶然發表了批評意見,很快就會遭到邪教組織的重點關注,要么被長期騷擾,要么面臨漫長昂貴的纏訟,個別學者甚至還遭到過嚴重的暴力攻擊。長期以來,一些邪教組織將其營造的寒蟬效應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政治正確,不允許異議者越雷池半步。路易斯在被間接卷入與“法輪功”邪教的沖突后,不信邪,不怕壓,沒有退縮半步,學者的良知抵消了他所有的顧忌,他堅持以一名學者應有的方式客觀、理性地投入研究工作,正如他回顧自己轉向“法輪功”研究的初心:“我考慮良久,感覺自己應該在互聯網上放置一些信息,以供將來被法輪功攻擊的學者或記者參考?!?[4]
2015年10月,作為西方著名新興宗教研究學者,詹姆斯·R·路易斯沒有愛惜自己的羽毛,他以罕見的勇氣,在中文凱風網發表研究論文《法輪功欲從我身上攝取“德”———李洪志的受迫害與殉教的神秘教義是如何鼓動法輪功威脅學術自由的》,完成了他學術生涯中的“第三次背叛”。路易斯的文章得到了中國學術界的積極響應,我們高度認同路易斯強調的對邪教進行科學研究的立場和方法,我們更加欣賞他突破意識形態和文化差異障礙的睿智與勇氣。武漢大學國際邪教問題研究中心主動跟路易斯取得聯系,協商共同打造一個東西方學者友好對話的學術平臺,路易斯沒有絲毫猶豫,欣然允諾,鼎立協助。2016年,武漢大學國際邪教問題研究中心主辦首屆“國際邪教研究前沿問題學術研討會”,與會的學者不僅有國內20余位邪教問題研究專家,同時還有來自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斯里蘭卡等國的8位在邪教研究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學者。在此次會上,路易斯以親身經歷揭露了“法輪功”實施的媒體操縱和對學術批評者個人的恐嚇和壓制。與會學者以科學的態度分析了歷史上形形色色的邪教所制造的污蔑、恐嚇和謠言,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例如,“法輪功”長期通過“活摘器官”謠言詆毀中國政府和醫務工作者,各國學者明確指出:2016年8月,國際器官移植大會在中國香港召開,中國在器官移植領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國際器官移植協會的高度肯定,大量事實、數據都可以歸謬和反駁“法輪功”炮制的“活摘器官”謠言。此次會議破除了橫亙在中西學者之間的一堵高墻,讓邪教問題研究回歸科學、理性的學術領域成為各國學者的普遍共識,他們一致認為基于人類良知、科學精神的中西學者的“視域融合”亟需加強。2017年12月,第二屆“國際邪教問題研究學術論壇”在武漢召開,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吉爾吉斯斯坦、斯里蘭卡等國在邪教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近30名學者參加了論壇。中外學者從宗教學、心理學、哲學、新聞傳播學、醫學等不同角度集中討論“法輪功”的邪教本質。路易斯作大會主旨發言,他堅持科學、客觀的研究立場和方法,以“追逐金錢”來描述“法輪功”的謠言產生和傳播的利益機制。他追溯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中情局利用秘密手段破壞與美國利益不一致的外國政府的各種做法,指出這一回顧有利于我們理解李洪志是美國政府的工具這一觀點。路易斯研究發現,2000年,受美國政府資助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的執行創始人之一、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由美國國會資助的另一個非政府組織)董事會副主席馬克·帕默(Mark Palmer,曾擔任美國外交官)成立了一個新的政府支持的非政府組織———“法輪功之友”(FoFG)。通過“法輪功之友”的年度稅檔案發現,“法輪功之友”給“法輪功”媒體和公關活動捐助了大量資金[5]。第二屆論壇的主題豐富多元,包括“法輪功”的邪教形態演變、“活摘”器官謠言、“神韻演出”和“法輪功”媒體的偽裝與欺騙性。中西學者的共同努力使邪教的謊言、欺騙無所遁形。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邀請路易斯作為共同主編創辦英文期刊《國際邪教問題研究》,該期刊努力尋求中西學術界跨越意識形態和文化差異的“視域融合”,旨在為國際邪教問題研究學術共同體提供一個科學、理性的交流與對話平臺。在路易斯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該刊物于2021年正式創刊。
德不孤,必有鄰。雖然受到“法輪功”的持續抹黑和攻擊,但是路易斯贏得了他的眾多學術伙伴的高度肯定和全力支持,一些著名的學術機構也表現出了應有的學術擔當。2018年,路易斯的《法輪功:屬靈戰爭與殉教》(Falun Gong: Spiritual Warfare and Martyrdom)一書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突破西方意識形態在“法輪功”學術研究中所造之藩籬,系統梳理和總結了中西方學者關于“法輪功”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對這些研究成果及大量一手資料進行開放性的研究。毫無疑問,該書是國際學術界對“法輪功”研究“視域融合”的一個里程碑。2019年,由路易斯作為共同主編的《蠱惑殉教:邪教法輪功不為人知的一面》(Enlightened Martyrdom: The Hidden Side of Falun Gong)一書經由英國春分出版社出版,其中凝聚了中西方12位學者關于“法輪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包括路易斯的兩篇文章。2019年11月,路易斯和黃超在《牛津百科全書:宗教》( the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欄目發表《法輪功:起源、發展與沖突》(Falun Gong : Origins,Growth,Conflict)一文,此文于2020年2月入選牛津科研百科,標志著西方傳統的權威學術機構認同從科學的角度將“法輪功”界定為極端邪教組織。毫不意外,上述學術機構都受到了“法輪功”邪教的長時間騷擾、恐嚇。不過,“法輪功”的這些騷擾行為只不過為他們的邪教本質增加了新的注腳。
與“靠大嗓門來粗暴干涉他人”的人不同,路易斯是一個理性、溫和的學者,在生活中,他總是用十足的善意、平靜的微笑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這些人是他的批評者。但是,在學術上,路易斯始終堅守人類良知、科學方法和學術自由,面對壓力絕不退讓。路易斯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紀念。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哲學學院)